(原標題:公募元老為何頻發“公轉私”怪像?)
基金浮動管理費真正的殺招是這個
浮動管理費的實施可能讓基金管理人更加穩健,也可能讓基金管理人更加願意冒險博收益,原先只看規模,現在既看規模又看業績,大家可能會願意博一下。但在正常情況下,國內基金業績對市場環境還是有很大依賴性的
日前,有關《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收取浮動管理費指引(初稿)》(下稱“指引”)所提及的基金浮動管理費相關問題在基金業內引起熱烈而廣泛的討論,而在《投資者報》記者的採訪中,大家對基金浮動管理費的態度和看法也較為多樣。
儘管認為需要打破基金管理費“旱澇保收”的模式,但要完美實現監管層最初的設想也並非易事。業內認為浮動管理費的實施可能讓基金管理人更加穩健,也可能讓基金管理人更加願意冒險博收益,但還可能因費率設置不同而出現多樣化的結果。但與以往只注重規模不同,浮動管理費將基金業績擺在明面上是行業重視的新方向。
為何要重申規模與業績
“浮動管理費改革的背景是股市較長時間沒有太大的機會,基民在持有基金的較長時間內沒有絕對收益,但是卻要支付一定比例的管理費用,這樣會讓基民失去申購基金的熱情;同時基金的業績表現有好有差,但是管理費率並未有差別,這對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激勵約束機制也不合理。所以需要浮動管理費率,有超越行業基準的業績可以提取較高管理費,業績較差需要降低甚至不提管理費。”中航信託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表示。
據瞭解,《指引》對浮動管理費基金做出了明確定義,即“基金管理人收取的管理費與業績表現直接掛鉤的基金”。根據收費方式不同,這類基金又可分為兩類:一是“支點式”上下浮動管理費基金,即基金管理人實際收取的報酬(管理費)與基金的業績表現直接掛鉤,當基金業績表現高於業績比較基準時,管理費向上浮動;支付寶當基金業績表現低於業績比較基準時,管理費率向下浮動。二是提取“業績報酬”浮動管理費基金,即基金管理人在收取固定管理費的基礎上,當基金的業績超越預先設定的基準時,按照超額收益的一定比例收取附加管理費。
從業績上看,目前市面上已有的浮動管理費產品的優勢還未凸顯出來,唯獨回撤和波動率較普通基金要小。“舊的產品應該不會變,因為有合同約束,改合同要開持有人大會很麻煩,浮動管理費可能會出現在新產品裏,但這不是新問題,在專戶裏面大部分都是浮動管理費。”上海某基金公司投資部門負責人對《投資者報》記者說。
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基金經理認為,一方面在資管高速發展、同業費用大漲的過去幾年裏,基金管理費一直沒怎麼漲對內無法形成有效激勵;另一方面,當業績不好仍一成不變地依照規模收管理費,投資人也會不滿。
“公募基金行業主要採用固定費率形式,對基金管理人缺乏適當的激勵,導致公募元老頻頻發生‘公轉私’現象。在這種背景下,推出浮動管理費率,有助於公募行業適時‘止血’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而且業績不佳的基金照常收取固定的管理費率也引起了基民的不滿。”該基金經理表示。
在格上理財研究員楊曉晴看來,浮動費率模式改變了基金旱澇保收的傳統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勵基金管理人追求絕對收益,更加審慎和負責地管理基金資產,也是對基民的保護。
楊曉晴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該方案僅針對債券型基金和絕對收益型基金,涉及範圍較窄,以後是否會逐漸放開到權益類基金同樣值得關注。
“改革使得浮動管理費的收取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利於浮動管理費的推廣;同時也有助於避免基金管理人過度收費,使得公募行業更加開放和透明。”楊曉晴說。
具體差異大在哪里
據悉,早在2012年5月,監管部門著手研究探索“對稱浮動”收費模式以來,浮動費率的基金產品嘗試就已出現,只是在實施中,由於浮動管理費的計提方式由各家公司自發形成,不僅標準五花八門,甚至隱含道德風險,《指引》此番也是對這類產品的規範。但是,仍有一些問題讓業內顧慮。
例如,在浮動管理費指引中,“業績報酬基金專門要求”一項專門指出,提取業績報酬基金應當引入發起式資金,基金管理人在募集基金時,使用公司股東資金、公司固有資金、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或基金經理等人員資金認購基金的金額不少於1000萬元人民幣。發起式資金中,管理該業績報酬基金的基金經理出資比例應當不低於10%。
可是,小型基金公司如何應對呢?實力雄厚的基金公司,具備資金優勢和人才優勢,在浮動管理費基金的佈局上存在較大優勢;而小型基金公司受到發起式資金、基金經理跟投、基金經理投資年限等硬性條件限制,在當前市場行情下,積極性不高。
“門檻的提高會將部分有志於此的基金管理人拒之門外,而且市場行情也是影響其推廣的關鍵因素,如牛市行情下浮動管理費會更受基金公司的青睞,熊市時基金公司則更偏愛‘旱澇保收’的固定管理費率。”楊曉晴認為,由於採用浮動管理費率時需要參照比較基準,該基準如何選擇也很重要。當前關於基準的選擇標準尚未有統一的要求,所以也不排除基金管理人為使業績“相對好看”,而故意選擇低基準的現象。
華寶證券研報表示,就當前看浮動管理費基金仍然面臨較多弊端,即使在政策的監管下也無法完全消除道德風險及其他缺陷,公募型浮動管理費基金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浮動管理費的實施可能讓基金管理人更加穩健,也可能讓基金管理人更加願意冒險博收益,原先只看規模,現在既看規模又看業績,大家可能會願意博 一下。不過正常情況下,國內基金業績對市場環境還是有很大依賴性的。”前述上海某基金投資部門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
本文來源:投資者報 作者: 占昕責任編輯:鐘齊鳴_NF5619
- ۹۵/۱۲/۲۴